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汽車電器調試工陳思良:
無論是國內自主研發車,還是大品牌的進口轎車,如果拋錨、停擺,陳思良都能想辦法解決。
陳思良是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汽車電器調試工。盡管今年才28歲,但他已是行業“老師傅”——作為“陳思良技能大師工作室”負責人,負責汽車疑難雜癥的分析處理,已先后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、全國技術能手、兵裝技能帶頭人、全國青年崗位能手、行業崗位能手、重慶英才—技術技能領軍人才、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。
沉著冷靜
在國際賽場成為“逆襲者”
陳思良出生在涪陵藺市,從小便對電器設備感興趣,一有時間就會把家里的電視機、摩托車等拿來拆裝,喜歡研究各個零部件的工作原理。
“父母非但沒責怪我,反而鼓勵我多動腦多動手,希望我以后能學一門技藝。”陳思良一直很感激父母的包容。16歲時,他選擇進入重慶五一職業技術學院,開始了長達5年的汽車維修專業學習。
陳思良喜愛實操,也喜歡通過摸索和拆解方式掌握汽車結構。學校的課程學習是8小時,但他會自加實操練習,每天學習時長達13個小時,汽車發動機已拆過不下百遍。日積月累,那些專業知識、線路、零部件都嵌在了他腦海里。
2015年,通過層層選拔,陳思良被委以重任,代表中國參加在巴西圣保羅舉行的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汽車技術項目比拼。
陳思良至今記得,比賽最后一個環節是車身電器考察,難度非常大,要求選手在半小時內完成小燈、喇叭、雨刮3張線路圖繪制。
提供的繪圖工具只有一套,有些他都沒用過,但陳思良沒有慌亂,迅速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:打破常規,果斷放棄使用繪圖工具,改用一支筆徒手繪制。
盡管繪制過程中多次被裁判干擾,但陳思良僅憑一支筆仍然順利繪制完成了線路圖,既節約了時間,又實現了總分“逆襲”,取得了該環節的單項第一。
那次比賽,陳思良獲得了汽車電器和發動機機械兩個模塊的第一名,項目總成績在41個國家中位列第四名,也是那屆比賽中我國選手取得的最好成績。
精益求精
在行業領域做個“技術控”
在國際賽場上的優異表現,讓陳思良還未畢業就與長安汽車集團簽約。2015年,陳思良成為一名普通的汽車電器調試工,盡管年齡是團隊里較小的,但學校里的扎實練習和比賽經驗,讓他很快嶄露頭角。
陳思良以工具為“筆”,以汽車為“紙”,以車間為“床”,潛心專攻疑難雜癥,逐步總結提煉形成了一套“問、想、看、修”的電器調試方法。這套自創的“秘籍”,在工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。
一次,一輛汽車出現了防滑燈無故亮起,導致加油無力的故障。4S店用了三天時間換掉了發動機線束、機艙線束等六七個零部件,都沒能解決問題。
陳思良接手后,一天就找到了故障源——點火分缸線出了故障。“防滑燈無故亮起至少有十個環節會導致故障的產生,但有時技術人員只想到一半環節。”陳思良說,大部分維修人員懂原理,卻缺乏綜合性分析推理。汽車故障分析不僅需要汽車知識,還要結合物理、化學、動力學等知識。
陳思良是同事們眼中的“技術控”,分享“秘籍”也是毫無保留:行駛中的輕微抖動、進氣溫度的少量異常,都要仔細地“問”;老辦法的原理是什么,新問題又新在哪里,都要用心地“想”;摸得到的外在損傷,觸不到的機械疲勞,都要反復地“看”;一個螺絲用多大力擰緊、一根線束怎么保護,都要認真地“修”。只要細心做好這些步驟,所有疑難雜癥都能找到“解藥”。
愛崗敬業
在工廠車間當好“老師傅”
出色的技能水平,讓陳思良剛入職兩年就被破格評為高級技師,成為長安集團最年輕的電器調試工高級技師。
同事常常開玩笑,說陳思良是車間的“老師傅”。“其實,我知道他們并不是說我人老,而是指我工作起來像個‘老手工藝人’,把工業產品當成藝術品來雕琢。”陳思良笑言。
2016年,長安集團初遇“車輛多功能方向盤旋轉連接器工作不良”“車輛行駛過程中ESP燈常亮”等難題,陳思良不斷研究摸索,不僅解決了問題,還為公司節約成本26萬余元。
2018年,為了解決人工救急而導致生產停線問題,陳思良還組織專家開展技術技能攻關,積極推動和開展質量問題排查等降本增效活動,為公司節約成本500余萬元。
陳思良先后牽頭成立5個專家攻關團隊、3個技師攻關團隊,建立“渝北工廠總裝車間特種小分隊”,使得生產線上的問題快速閉環解決,提高生產交車成功率,也為公司汽車電器維修技術團隊培養了具有機械、電器等多種技能的人才。
以陳思良名字命名的“技能大師工作室”,承擔的多個攻關項目屢次受到公司表彰。陳思良這個“老師傅”已培養徒弟8人,其中已有1人成為了高級技師,2人成為了技師,5人成為了公司的汽車電器調試骨干。
“回想起來,從農村到城市、從學子到能手、從長安到世界,一路走來,我是幸運的。”陳思良感慨,自己趕上了高速發展的“時代列車”,正是因為國家和市里出臺的一系列針對技能人才的扶持政策,才讓他有了更大的干事舞臺和更廣的發展空間。
陳思良談道,他將主動適應技術快速發展、應用領域不斷變化的特點,帶頭立足崗位、苦練本領、創先爭優,努力成為行業骨干、青年先鋒,用過硬的技術本領和嚴謹的職業操守,開足馬力在青春賽道上奮力奔跑。
據《重慶日報》
友情鏈接